形态描述
体狭长,体背密背淡黄色长毛,腹面毛疏短。雄虫体色较深,黑色,额大部或仅中部红黄色,上唇及触角基部三节淡黄,后者的其余各节向端部颜色逐渐加深,褐色至黑褐色。足棕色,后足或中、后足的腿节和胫节部分黑色,末节跗节黑褐。雌虫体淡棕色,额无红斑,前胸或仅前胸腹面和后足腿节端部黑色,中胸腹面和腹部的中部黑褐色,上唇和触角颜色同雄虫。
头部刻点适当大,不密;额前方凹下,刻点较粗大,两侧各有一条隆起的纵脊,呈边框状,额中间,在两复眼之间,有一条很浅的纵凹纹;唇基隆起,光亮。触角细长,超过体长的3/4,第1节膨大,稍弓弯,第2节短小,椭圆形,3~5节细长,第3节约为第2节长的2倍,4、5、6节约等长,较第3节长1/3,6、7两节的端部稍加粗,7短于6,8~10节柱形,约等长,短于第7节,末节末端尖,与前节约等长。前胸柱形,长宽略等,两侧中部向外凸出,中部之后明显内凹,无侧边;盘区刻点粗密,毛被向前斜伸。鞘翅基部横凹不明显;盘区刻点粗大,排列成规则纵行,毛长而密,向后斜伸。前足腿节膨阔,明显粗于中后足;前足腿节腹面中部有一个三角形大齿,后足的齿很小,位于中部之前。后足明显长于前、中足,后胫节细长,棒状;后跗第1节长约为后面3节之和。爪双裂。
头部刻点适当大,不密;额前方凹下,刻点较粗大,两侧各有一条隆起的纵脊,呈边框状,额中间,在两复眼之间,有一条很浅的纵凹纹;唇基隆起,光亮。触角细长,超过体长的3/4,第1节膨大,稍弓弯,第2节短小,椭圆形,3~5节细长,第3节约为第2节长的2倍,4、5、6节约等长,较第3节长1/3,6、7两节的端部稍加粗,7短于6,8~10节柱形,约等长,短于第7节,末节末端尖,与前节约等长。前胸柱形,长宽略等,两侧中部向外凸出,中部之后明显内凹,无侧边;盘区刻点粗密,毛被向前斜伸。鞘翅基部横凹不明显;盘区刻点粗大,排列成规则纵行,毛长而密,向后斜伸。前足腿节膨阔,明显粗于中后足;前足腿节腹面中部有一个三角形大齿,后足的齿很小,位于中部之前。后足明显长于前、中足,后胫节细长,棒状;后跗第1节长约为后面3节之和。爪双裂。
大小
体长:3.6~5.5mm;体宽:2.0~2.3mm。
国内分布